• WAP手机版
工作报告

襄阳市襄城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

时间:2024-01-14   作者:中国县域   来源:襄阳市襄城区政府网   阅读:243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政 府 工 作 报 告——2023年12月28日在襄城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区长   李云 各位代表: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意见。一、团结拼搏、苦干实干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2023年是充满艰辛和挑战的一年......

襄阳市襄城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

政 府 工 作 报 告

——2023年12月28日在襄城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

区长   李云



各位代表:

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一、团结拼搏、苦干实干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

2023年是充满艰辛和挑战的一年,也是迎难而上、砥砺前行的一年。一年来,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冲击,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攻坚求突破,实干谋发展,交出了一份承压奋进、极为不易的发展答卷。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,可比增长7%;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.2亿元,同比增长13.1%;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0602元和25137元,增长5%和8%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、全市平均水平。

这一年,我们坚持延链条、扩集群,产业支撑更加有力。工业经济增势强劲。全年制造业税收增长16%。重点项目释放新动能,湖北锂源5万吨磷酸铁锂和5万吨磷酸铁、航天42所含能材料、泽东磷石膏综合利用、凌晟头孢中间体等项目建成投产,国内首台氢能源轨道工程车在我区下线。仅湖北锂源项目产值占全年工业总产值的17%,成为今年我区工业经济最大增长点。投资50亿元的华中药业三期项目开工,投资20亿元的东风鸿泰磷酸铁锂及动力电池循环回收项目即将落户,形成重大项目梯次推进格局。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,11家企业上榜全市工业企业100强,12家企业上榜全市工业企业纳税100强,数量均居全市第二;全年新增7家省级专精特新[1]企业,总数达到20家;11家企业创建省级5G全连接工厂[2]、省级上云标杆企业[3]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、省级两化融合[4]试点示范企业;泽东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[5];台基半导体公司参与全国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标准化修订,行业影响力大幅提升。文旅产业强势复苏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。旅游景区提质扩容,富春山居成功创建3A级景区,我区3A级以上景区达到7家。核心景区持续火爆,唐城、古隆中、古城进入“五一”“十一”全省热门景区前20名。六〇三文创园、襄水源生态公园荣获诸葛亮文化节最旺人气打卡胜地;《诸葛亮大婚》《大唐倚梦2》荣获最受热捧精品演艺。旅游营销精彩纷呈,成功举办襄阳古城520建城纪念日、襄城区首届大学生襄水音乐节、唐城全民汉服节、闸口大虾节等40余场文旅活动,“百戏倾城夜”2023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全网曝光量超亿人次,襄城文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。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850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65亿元,创历史最好纪录。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。深交所湖北基地襄阳都市圈培育中心实体化运营,助力全市资本市场发展。襄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,首批入驻企业15家,成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平台。广发证券、兴业银行、中金财富等3家金融机构入驻襄城。华美达准五星级酒店正式开业。持续开展“乐购襄城”系列促消费活动,全年发放各类消费券3000万元,累计拉动消费近5亿元。打造特色消费场景,管家巷历史文化街区即将开街运营,六〇三文创园、盛世唐城·唐人街获评省级特色商业街,全市三条省级特色商业街区全部集中在襄城,消费品质有力提升。都市农业稳中提质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建成高标准农田3.62万亩,整改“非粮化”耕地3192亩。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,建成10.5万亩蔬菜、2万亩设施农业基地,卧龙油菜制种基地入选全省十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,面积发展到3万亩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快发展,千亩堰水产养殖一期项目建成投产,成为全市唯一水产品预制菜项目;凤雏蛋鸡养殖项目日产蛋量达60万枚,成为全市最大蛋鸡养殖基地。多米农场、知行生态农业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加快建设,成功举办“最美隆七路-骑游到卧龙”襄城区首届机车文化旅游节、襄城梅岗游钓邀请赛、卧龙镇首届“村BA”等系列赛事活动,带火乡村户外游。园区平台支撑有力。经开区获批省级加工贸易产业园、省级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基地,成功通过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[6]C级复核。加快实施36亿元专项债项目,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,8条道路开工建设,鄂西北化工产业人才实训基地、中试基地正在进行初步设计。启动余家湖黄龙观棚改项目建设,完成81户房屋征迁;卧龙工业园两条道路启动建设,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。

这一年,我们坚持提品质、塑形象,城乡面貌愈发靓丽。高标准编制《襄城区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》,正式启用“三区三线”[7]划定成果,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乡高品质建设。城市品质加快提升。征迁工作成效突出,全年签订征迁协议2370户,腾出净地2300亩。襄水项目、庞公综合管廊、观音阁5、6组、建安公司家属院、六化建还建房洪庙地块、水墨江南、蔚蓝海岸、四中北147号地块、余家湖黄龙观棚改裕昌片区、耕读小镇三期等10个重点片区征迁圆满完成。207国道襄城段、襄阳绕城高速襄城段、小河港区疏港铁路征迁圆满完成。凤雏片区农委家属院、檀溪公寓等棚改“7+1”地块征迁圆满完成。长门遗址公园地块征迁进入扫尾阶段。今年实现清零的片区,既有历经7年最终攻克、展现襄城征迁“硬度”的农委南院等老片区,又有仅用2个月完成倒房、刷新襄城征迁“速度”的建安公司家属院等新片区,还有实现征迁与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双胜利、彰显襄城征迁“温度”的农机家属院等疑难片区,全区上下付出了巨大努力!在此,为充分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的全区干部点赞!为全力支持征迁工作的广大群众点赞!同时,高度重视还建安置工作,汉江水畔二期文萃府、凤凰家园二期建成入住,星光兰庭、尹集C1地块安置房等主体工程完工,1120户征迁居民得到妥善安置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新四中规划二路等7条道路竣工通车,改造地下管网23.5公里,整治城市易涝点24个,3个小区纳入国家海绵城市[8]建设示范项目,城市韧性大为增强。改造老旧小区15个,整治背街小巷5条,建成口袋公园2个,高标准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,城市形象持续提升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42个,“停车难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。大力实施“十百千”[9]工程,建成1个标杆村、3个先进村、9个提升村。持续完善基础设施,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50公里,改造危桥5座,建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3个,尹集乡“四好农村路”[10]省级示范乡镇通过验收,农村公路“路长制”全面落实。新集、法龙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,襄南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,改造提升农村供水管网2公里,5个村1.3万村民实现安全饮水。优化公共服务,建成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点11个、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3个、农村固体废弃物回收站4个。持续提升人居环境,创建省级森林乡村[11]1个、市级森林乡村3个,新建改造农村厕所242座,改造农村危房14户。集镇功能日趋完善。尹集乡集镇主干道提升工程完工,白云路、富春路等市政道路相继通车。欧庙镇完成欧北街、杨威路、曹家巷、32米大街、建设大道东段等道路综合整治,建成中医药产业振兴基地。卧龙镇启动303省道延长线、工业园区规划外环路两条道路建设,新建3个高标准文体广场。生态环境持续优化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,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完成。建设国家储备林4200亩。实施废气治理项目64个,建成1家活性炭回收利用中心,PM2.5浓度均值始终在城区排名第一。省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通过评估验收,汉江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标准,国家考核点位地下水水质持续良好。受污染耕地、污染地块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%。

这一年,我们坚持聚要素、抓项目,有效投资不断扩大。项目建设成效显著。全面落实重大项目落地“26211”管理机制[12],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4个,总投资246亿元;竣工项目40个,总投资85亿元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。我区始终处于全市“抓项目,促投资”考评第一方阵,在今年全市第二次项目拉练中排名第三,创历史最好成绩。招商引资质效齐升。坚持招商引资“一号工程”,围绕新能源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精细化工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,创新“全员招商、小分队驻点招商”机制,全年新签订亿元以上项目120个、总投资869亿元,同比增长41%。成功引进中国兵装集团、东风鸿泰、台基恩普赛等13个世界500强、中国500强、民营100强企业来我区投资。三争工作再创佳绩。成功争取各类资金19亿元,同比增长39%。争取各类项目172个,总投资561亿元。争取政策类支持事项46个。

这一年,我们坚持抓改革、优环境,发展活力有效激发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制定《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》,明确55条高含金量举措。深入推进“市场主体大走访”“百名干部进百企”行动,健全企业难题收集汇总、跟踪问效机制,“一企一策”助力企业纾困解难,全年为147家企业解决发展难题296个。全面落实惠企政策,全年兑现惠企资金5.2亿元。政府采购专员制度、“社银合作”[13]标准化先行区等7个试点通过验收,相关经验全省推广。扎实推行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,“政务地图”建成使用,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事项进一步扩面,在全市率先推出“容缺受理+免跑办理”“政务+邮政”服务,企业和群众事项办理满意度大幅提升。市场主体量质齐增。高质量推进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,突破性开展有效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行动,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780家,新增“四上”企业[14]317家,增幅位居全市第二,创历史最高纪录。新增省级上市“金种子”“银种子”企业14家,位居全市第二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100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[15]入库204家,高新技术增加值完成69亿元,增长12%。创新驱动更加有力。成功入选“科创湖北”试点县(市、区)[16],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县(市、区)。襄阳市大学科技园、湖北文理学院创新创业综合体、六○三文化创意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,航鹏化动被认定为省级企校联合创新平台,博扬农业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,韵生科技建立省级专家工作站,荆洪生物、中油环保入选省级科创“新物种”[17]企业,“双创”[18]环境持续优化。重点改革深入推进。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扎实推进,“高效处置一件事”考核始终位居全市前列,智慧党建荣获全市优秀应用场景。区公安系统“四小四大”[19]、巡回调解工作站工作法、区法院司法拍卖不动产一站式过户专线做法被国家级媒体报道。区检察院行政检察促进市场行政监管规范化[20]试点经验全省推广。区司法局“孔明灯-重燃计划”被评为“湖北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十大品牌”。“襄城区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”入选全国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。农村福利院县级直管改革顺利推进。

这一年,我们坚持办实事、暖民心,民生福祉更加殷实。社会事业亮点纷呈。持续擦亮襄城教育品牌,投入2800余万元完成3所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;申请专项债6000万元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1所,有效解决我区公办幼儿园占比不高问题;麒麟中学启动建设;成功创建荆州街小学教联体等4个省、市级示范性教联体;庞公学校加挂“襄阳四中庞公实验学校”,襄阳五中附属初中民转公顺利改制;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,襄城职高技能高考综合排名遥居全省第一。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,与市中心医院正式签署襄城区人民医院合作运营协议;全市首个城区乡镇急救站在欧庙镇建成运行。着力实施文体惠民工程,新建社区文体广场14个,柳子山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中心投入使用,建成六〇三城市书房。健全养老服务体系,建成卧龙镇养老服务综合体,新建老年人幸福食堂10个、老年活动中心2个,完成特殊困难及低收入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32户。千山社区获评全国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。民生保障有力有效。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.1万人,6个“零工驿站”投入使用。养老、医保实现应保尽保。全面提升保障水平,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.67亿元,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5元,城乡低保人均救助水平分别从495元/月、402元/月提高至528元/月和470元/月,位居全市前列。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困难帮扶援助,为423名困难退役军人发放帮扶援助资金60.7万元。为4213名被征地农民发放养老保险金2644万元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,化工园区实现生产安全“零事故”,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,生产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、受伤人数实现“一无三下降”。扎实推进综合减灾、灾害救助和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,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。拆除建安公司家属院危房,41户群众得到妥善安置;完成1569栋C、D级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,有力保障群众居住安全。强化食品药品监管,助力全市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验收。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坚持和发扬“枫桥经验”[21],健全矛盾化解机制,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圆满完成重要时段安保维稳任务,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。

这一年,我们坚持优作风、增效能,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。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要求,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襄城落实落地。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准则,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动发展、维护稳定。全面落实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,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8件、政协提案113件,办复率达100%。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底线,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,大力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,依法强化审计监督,扎实开展省委巡视和省市审计反馈问题整改,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。

与此同时,供销、档案、保密、史志、慈善、工会、红十字会、残疾人、青少年、妇女儿童、民族宗教、关心下一代、住房公积金、机关事务管理、人民武装和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,作出了新贡献。

各位代表,过去一年,我们苦干实干,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答卷!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、科学决策的结果,是区人大、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、鼎力支持的结果,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、共同奋斗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全区人民,向各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,向驻区部队和所有关心、支持、参与襄城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
在总结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,主要是:经济总量不大,与中心城区地位还不相匹配;重大产业项目不多,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局面尚未形成;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,财政增收乏力,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仍需巩固;城乡基础设施仍需完善,与首善精致襄城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;就业、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;政府自身建设还有薄弱环节,政府职能转变任重道远,等等。我们一定正视问题,迎难而上,全力以赴履行职责、干好工作,决不辜负全区人民期待!

二、务实重行、昂扬奋进,谱写襄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各位代表,新时代赋予新使命,新机遇激发新作为!2024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、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,按照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坚持文化立区、旅游活区、工业强区、环境优区,突出打赢打好“四大关键战役”[22],争当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排头兵,加快建设“首善之区、精致襄城”,奋力打造中部地区最美城区。

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2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.5%;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%;外贸出口增长8.5%;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.5%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。

围绕以上目标,我们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。

(一)坚定不移扩投资,筑牢经济发展底盘

坚持“项目为王、招商为要、落地为大”,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。

高水平开展招商引资。坚持招商“一号工程”,持续开展全员招商、驻点招商、以商招商,围绕文化旅游、生物医药、精细化工、新能源新材料、航天化学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,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。力争全年新引进投资过5亿元的项目20个以上、投资过50亿元的项目3个以上,世界500强、中国500强、大型国有企业10家以上,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2%。

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。全面落实重大项目落地“26211”管理机制,全力做好华药三期、东风鸿泰、航天特种材料等126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服务保障,着力提升项目开工率、资金到位率、竣工投产率,力争全年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。

高效率抓好争资争项。紧盯国家和省市政策投向,围绕实体经济、基础设施、民生保障等领域,做大做实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库。创新筹融资工具,统筹用好国债、专项债、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、银行贷款、社会资本等各类融资渠道,为城市建设和重点项目保驾护航。加大“跑部进厅”力度,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、省市投资计划盘子,确保全年向上争取资金10亿元以上。

(二)坚定不移抓工业,着力建设工业强区

坚持大抓工业、抓大工业,促进工业产业集群集聚发展,加快建设千亿产值工业强区。

着力提升园区能级。用好调区扩区、获批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、36亿元专项债三大成果,持续增强余家湖化工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。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建成13号路等8条道路,完成环境监测站提档升级,确保鄂西北化工产业人才实训基地、危险品停车场建成投用,启动中试基地、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;统筹完善园区住宿餐饮、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,确保公共服务中心建成投用。加快推进卧龙工业园区建设,完善水、电、气、道路等基础设施,为企业入驻打下坚实基础。扎实推进“满园工程”,确保全年新增入园企业10家以上。

培育壮大企业梯队。强力实施企业培育成长工程,研究出台个转企扶持政策,抓好企业进规入库。做好凌晟药业、华中药业、荆洪生物等企业上市服务,争取实现1家企业上市。更好发挥深交所湖北基地襄阳都市圈培育中心效能,培育省级上市后备“金种子”企业3家以上。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,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以上。着力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,打造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以上。

延伸拓展产业链条。着力壮大新能源新材料、精细化工、生物医药、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。围绕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,确保湖北锂源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和5万吨磷酸铁项目、泽东新能源年产2万吨磷酸铁扩能项目满产,推进东风鸿泰5万吨磷酸铁锂及新能源材料回收项目开工。围绕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,加快航天42所航天功能材料、航天化学新材料三期、荆洪生物3万吨环保固化剂及金达成二期农药原药、医药中间体、紫外线吸收剂等项目建设。围绕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,加快华药产业园三期、维源生物维生素系列原料药产业基地、皓天医药原料药、凌晟药业头孢中间体等项目建设。围绕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,确保台基恩普赛电磁脉冲成形、中铁科工氢能源地铁施工作业车、航力机电扩能、韵生科技高铁货运等项目竣工投产。

(三)坚定不移活旅游,繁荣发展第三产业

坚持文旅产业龙头地位,更好发挥消费带动作用,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业态。

塑强文旅产业新优势。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推动文旅融合发展。抓好核心景区提档升级,支持唐城创5A级景区,加快推进唐城摄影棚、凤林古渡江上游项目建设,全面升级《大唐倚梦》《夜叹唐城》等观赏体验项目,力争大岘山景区开门迎客;谋划襄阳古城5A级景区创建,完成长门遗址公园二期建设,启动西护城河游客中心建设;支持古隆中景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,启动楚汉国际影视城、民俗商业街建设,复兴草庐剧场。做好“旅游+”大文章,大力发展文化创意、影视制作、剧场演艺、研学游等新业态,丰富文旅产品供给。精心组织大学生音乐节、抖音文化戏曲节、520古城建城纪念日等文旅宣传活动,提升文旅产业影响力。

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。持续完善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产业链,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、多样化升级。打造文商旅融合特色街区,鼓励引导管家巷、襄水檀溪生态商业街引进消费新场景和新业态,启动唐城奥莱金街项目建设,形成消费新地标。优化襄阳北街、绿影壁巷、古治街、古玩城等传统商业街区业态,规范提升闸口大虾一条街、轴承二路美食街、虎头山北路夜市等特色美食街,推动六〇三文创园建设夜间经济集聚区。努力盘活川惠大酒店、恒大酒店等闲置资产,加快南湖宾馆、富春山居、温德姆等星级酒店建设,大力发展高品质民宿,满足消费者多层次、多样化住宿需求。着力发展大宗消费,引进汽车、家居高端品牌入驻襄城,持续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,做大消费总量。

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新模式。着力完善物流体系,加快小河港铁路专用线、浩吉铁路物流园区建设,启动襄阳南站铁路物流配送中心、襄阳王树岗站改造、堂清物流园等项目建设,打造区域性重要物流节点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,推进中国邮政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,加快尹集电商产业园建设。延伸农村电商服务网点,培育本土农产品电商品牌。高质量运营襄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,打造襄城人力资源产业品牌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,加快庞公生态科技金融产业园建设,引进一批金融保险、信息技术、法律服务、会计咨询、文化创意等区域性总部落户襄城。

(四)坚定不移强“三农”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

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全力以赴补短板、兴产业、优环境,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。

专心做优农村产业。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,坚决遏制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,坚守39.05万亩耕地保护红线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,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,建设市区“菜篮子”工程重要供应基地,发展高端酿酒、休闲食品原料供应基地3万亩。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家,创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、家庭农场5家。确保千亩堰水产深加工二期项目建成投产,支持凤雏生态农业建成全省单体规模最大蛋鸡养殖基地。加快姚庵村门景区建设,完善莫家古驿文化旅游区功能配套,探索姚庵“村庄景区化”运营新模式。

精心打造美丽乡村。深入实施“十百千”工程,打造2个“三美”乡村标杆村、6个先进村和18个提升村。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,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治理、污水处理、厕所革命、村容村貌提升四大工程,加快农村道路、电力、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。不断完善农村流通体系,依托现有资源恢复基层供销社,建设村级供销为农服务中心。深化乡村治理,加快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让乡村“面子”更靓、“里子”更实。

用心促进农民增收。做好“三权分置”[23]改革后半篇文章,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,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。鼓励各村发展特色产业,连片打造“多村一品”。延伸农业产业链条,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,构建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利益联结机制,吸纳更多农民就地就业。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,推进农民收入多元化,让群众持续增收,生活更上一层楼。

(五)坚定不移提品质,建设宜居宜业家园

坚持城乡融合发展,加快构建以城带乡、以乡促城、互促共进的城镇发展新格局。

加快城市有机更新。重点推进“四区两线”建设。古城片区扎实做好昭明台、谯楼周边等古城中轴线重要节点改造提升,点亮古城文化轴;加快建设8公里环古城慢行步道循环系统,逐步打通护城河河道;持续推进“明清古城墙”“万里茶道”申遗,加快将古城打造成为全方位展示襄阳文化的重要窗口,擦亮千年古城金字招牌。庞公片区确保综合管廊工程竣工、观音阁220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,加快滨江路延伸段迎水面景观工程和常青路南延伸段、规划10号路等道路建设,启动汉江水畔完整社区试点建设,引入知名企业参与片区开发,逐步将庞公片区打造成高品质的滨江生态商务区。余家湖片区启动曾垴、黄龙观、王树岗、石湾600余户村民搬迁工作,建设绿色转型新社区。檀溪片区重点推进万山文化景区开发,打响“汉皋名苑、传奇万山”品牌。襄水岸线启动马跃檀溪、涧南园、桃林馆等沿线景点建设。环城路沿线启动石油大厦及周边改造,优化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。深入推进真武山片区棚改清零及檀溪麒麟片区城中村改造。加快山水檀溪桂园、民发鑫龙、庞公府等高品质住宅小区建设,推进星光兰亭、岘山花园三期、庞公片区棚改安置房等还建小区建设,改善群众居住条件。实施庞公至东津过江通道、滨湖路、育才路、沈湾路等城区道路交通项目,完成盛丰北路改造。谋划推进襄宜南交通一体化,研究推动襄城至宜城、南漳城市快速路建设。加强公共服务供给,完善体育公园、城市书屋、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,抓好城市公厕、口袋公园布局建设,让城市更加宜居。

着力打造活力集镇。卧龙镇围绕打造旅游度假特色小镇,大力发展乡村餐饮、民宿等业态,推动户外运动、山水度假、农业休闲等产品开发;加快完成孔明路、翼德路新建工程和石堰路提档升级项目;完善镇区雨污水管网、地下排涝、河流整治等基础设施。欧庙镇围绕打造产城融合特色小镇,加大中医药产业园振兴基地招商力度,重塑“中国麦冬之乡”品牌;谋划启动排水防涝、集镇客厅等重点项目,推进产城融合发展。尹集乡围绕打造产教融合特色小镇,服务好湖北文理学院迁建项目,确保秋季具备开学条件,推进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、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办学质量和规模,擦亮尹集大学城品牌。

精心呵护生态环境。抓好中央和省市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。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,做好水安全、水环境提升工作,全面落实河(湖)长制,严格实施汉江禁捕,完成全区188个汉江入河排污口整治,确保汉江水质稳定达标。抓好大气污染防治,确保PM10、PM2.5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省市考核目标。统筹推进土壤环境风险“分类分区分级”管控。持续开展绿满襄城提升行动,完成2.8万亩国土绿化试点示范、6000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。

(六)坚定不移优环境,激活市场发展活力

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、竞争力,以“营商”促“赢商”,为发展蓄势聚能。

持续开展市场主体大走访行动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组织全区干部深入各类市场主体,做好企业调查和实地核查,健全完善“诉求收集-协调办理-回访评价”全程跟踪闭环机制,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。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,实现政策兑现免申即享、预拨快享、容缺直享,让企业更快更好享受政策红利。高质量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。

大力实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工程。立足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巩固“一窗通办”改革成效,拓宽“一事联办”场景应用,扩大“跨域通办”合作范围,优化“告知承诺制+容缺受理”服务模式,建成投用襄城网上政务服务中心,推动更多政务服务就近可办快办、异地能办好办。积极推进“审管联动”[24]改革,加强行政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行动衔接。加快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自主开发经济运行大脑,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事件处置效率。

倾心打造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。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[25],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,让企业感受到信心。健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机制,定期召开政企座谈会、早餐会,面对面倾听诉求,回应企业关切,让企业感受到暖心。在市场准入、审批许可、招投标等方面提供公平竞争环境,让企业感受到安心。隆重表彰对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,让企业感受到舒心。

(七)坚定不移惠民生,全力增进群众福祉

坚持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,深化运用“四下基层”[26]工作方法和共同缔造理念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
擦亮襄城教育新品牌。实施名师、名校长培养工程,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联体建设,打造教育领军专业队伍,树立襄城教育标杆。加快麒麟学校建设,谋划启动襄城职高迁建。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提质,提升学前教育“两个占比”[27]。持续开展教育教学评价改革,建立教师减负清单,巩固教育“双减”[28]和“区管校聘”[29]改革成果。

塑造健康襄城新优势。积极引进高端医院及专科医院,形成以公立医疗为主体、社会办医疗为补充的多元办医格局。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村卫生室提档升级,全面开展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建设。完善医联体建设三级网络,构建城区10分钟、农村地区30分钟医疗服务圈。

焕发文体事业新活力。加快图书馆、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,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。推进民间文化收藏馆、非遗传承馆、艺术表演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。持续打造文化惠民、全民阅读等活动品牌,积极申报智慧体育公园项目,广泛开展篮球联赛、登山挑战赛、桨板比赛等赛事活动。做好第四次文物普查,常态化开展非遗保护。创建全省青年发展型城市[30]县域建设试点。

开创社会保障新局面。持续推动医保政务服务“3+N”[31]模式建设,确保城乡居民养老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%以上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,确保襄城区老年人养护中心、特困供养人员养护院投入运营,提档升级襄城区老年大学。实施双拥模范城全域创建工程,拓展优待项目清单。健全社会救助对象定期核查、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,加大残疾人、困难家庭、低保边缘家庭保障力度,推动社会救助扩面增效。

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,切实抓好燃气、消防、危化品、工程施工、自建房等领域安全,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。强化食品药品监管,全力守护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推进应急储备仓库建设,充实乡镇应急救援队伍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抓实矛盾纠纷大排查、大走访、大化解,严厉打击非法集资、电信诈骗等金融违法行为,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襄城。

2024年,我们还将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。

1.完成14个老旧小区改造,改善群众居住环境。

2.完成2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和1所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,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。

3.新建1个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,提档升级1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,更好满足群众养老需求。

4.新增城镇居民就业1万人,为1500名以上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,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就业创业服务。

5.完成襄南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,新增5万吨/天污水处理能力。

6.创建15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,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,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水平。

7.新建1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,开办“百姓艺校”公益培训班80场,举办全民阅读活动20场。

8.完成9座公厕污水管网改造,改善城市基础设施。

9.建成5个“社银合作”便民服务网点,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社保服务。

10.更换智能水表1000块,改造农村供水管网1公里,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。

三、恪尽职守、勤政为民,奋力实现人民政府新作为

各位代表,我们将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初心,深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。

强化政治建设,坚决铸牢忠诚之魂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严格落实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衷心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忠诚践行“两个维护”。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、各领域,确保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、见行见效。

强化法治建设,提升依法行政水平。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,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法治轨道高效运行。自觉接受党内监督,依法接受人大监督,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,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。深入开展“八五”普法。深化政务公开,健全依法决策机制,打造阳光政府。

强化作风建设,保持担当实干劲头。大力弘扬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作风,只讲干得好,不讲干不成,让愿担当、敢担当、善担当蔚然成风。全力解决群众困难诉求,及时破解企业经营发展难点痛点堵点,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

强化廉政建设,营造风清气正环境。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严格履行“一岗双责”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驰而不息纠治“四风”,加强廉政风险防控,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,做到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。

各位代表,星光不负赶路人,江河眷顾奋楫者。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和全区人民一道,勠力同心、实干争先,为建设“首善之区、精致襄城”,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最美城区不懈奋斗!






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名词解释



1.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:指“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”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指专注于细分市场、创新能力强、市场占有率高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、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。

2.5G全连接工厂:指充分利用以 5G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,打造新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,新建或改造产线级、车间级、工厂级等生产现场,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、信息(IT)运营(OT)深度融合、数据要素充分利用、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。

3.企业上云:指企业通过网络,将企业的基础系统、管理及业务部署到云端,利用网络更便捷的获取云服务商提供的计算、存储、软件、数据等服务,以此提供资源配置的效率、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、促进共享经济发展。

4.两化融合: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,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。

5.绿色工厂: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、生产洁净化、废物资源化、能源低碳化的工厂。

6.化工园区的安全风险评估等级:通常分为五个等级:A、B、C、D和E,等级A表示最高风险,等级E表示最低风险。

7.三区三线:“三区”即农业、生态、城镇三个功能区,“三线”即永久基本农田、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。

8.海绵城市:指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,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,也可称之为“水弹性城市”。

9.“十百千”工程:指到2025年底,全市将建成50个以上“三美”(美丽生态、美丽经济、美好生活)乡村标杆村、200个以上先进村、1000个以上提升村。

10.“四好”农村路:指把农村公路建好、管好、护好、运营好。

11.森林乡村:指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存完好,乡土田园特色突出,森林氛围浓郁,森林功能效益显著,涉林产业发展良好,人居环境整洁,保护管理有效的生态宜居乡村。

12.“26211”管理机制:对招商引资项目实施“26211”管理,即签约2个月内完成公司本地注册、6个月内开工建设,开工后2个月内统计入库,重大产业项目力争1年内竣工(或部分竣工),竣工1年内达效(进规、进限、进高)。

13.社银合作: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,聚焦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携手银行共建“社银合作”网点,为群众提供多元、便捷、高效的人社服务,实现人社、银行融合互利发展。

14.“四上”企业: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、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、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。

15.科技型中小企业: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,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,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。

16.科创湖北试点县(市、区):来源于“科创中国”试点城市,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。

17.新物种企业:指以数据作为主要驱动要素、发展速度快、创新能力强、备受投资者青睐且数量稀少的新经济企业。

18.双创:指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。

19.四小四大:指“小广场”推动“大管理”“小分队”密织“大防控”“小课堂”带动“大宣传”“小堡垒”成就“大作为”。

20.行政检察促进市场行政监管规范化:指为了强化对涉营商案件执法司法活动的行政检察监督,充分发挥行政检察“一手托两家”职能作用,依法监督涉市场主体行政案件公正审理,促进规范行政机关市场监管行为,推动行政机关建立企业行政合规制度,助推服务市场主体效果最大化。

21.枫桥经验:指20世纪60年代初,浙江省诸暨县(现诸暨市)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“发动和依靠群众,坚持矛盾不上交,就地解决,实现捕人少,治安好”的经验。

22.四大关键战役:指城市更新关键战役、开发区转型升级关键战役、乡村振兴关键战役、擦亮城镇关键战役。

23.三权分置:指所有权、承包权、经营权三权分置。

24.审管联动:指审批和监管的有机结合。

25.两个毫不动摇: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,毫不动摇鼓励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。

26.四下基层:指宣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下基层,调查研究下基层,信访接待下基层,现场办公下基层。

27.两个占比:指公办园就读幼儿比例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。

28.义务教育“双减”: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,减轻校外培训负担。

29.区管校聘:指在县(市、区)域内,编制、人社部门对教师的编制、岗位实行总量控制、动态调整、备案管理,教育部门统筹教师编制和岗位职数,学校按照因事设岗、竞聘上岗、按岗聘用、合同管理的原则,教师竞聘上岗,从而优化师资配置,激发教师队伍活力,促进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。

30.青年发展型城市:指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,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,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、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,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、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方式。

31.医保政务服务“3+N”:指建立医保政务服务区级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服务网络,延伸出“N家”医保便民服务网点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!

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,来源于网络的作品,若对您造成了侵权,请联系本站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。


标签:工作报告 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  政府工作报告  城区  襄阳市  
相关评论
主办单位:中国县域 运行维护单位:中国县域 版权所有:中国县域 中国县域QQ:1581746470